财新网-财经资讯、金融新闻、股票行情

外交部介绍我国近期防沙治沙工作

时间:2024-09-06 15:04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3 次
外交部介绍我国近期防沙治沙工作 活动描述 2006年4月20日下午3:30,外交部举行新闻吹风会,邀请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国家联络员刘拓,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总工程师杨维西介绍我国近期防沙治沙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文字内容: 中国网:

外交部介绍我国近期防沙治沙工作

活动描述

2006年4月20日下午3:30,外交部举行新闻吹风会,邀请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国家联络员刘拓,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总工程师杨维西介绍我国近期防沙治沙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文字内容:

中国网:

吹风会在北京泛利大厦19层的外交部外国记者新闻中心举办。

2006-04-20 15:21:34

中国网:

3时正,来自中外媒体的几十名记者,便已将现场座位全部占满了。

2006-04-20 15:24:36

中国网:

大大小小的摄像机在会场后方架了一排,密不透风,场面蔚为壮观。

2006-04-20 15:25:17

中国网: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国家联络员刘拓,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总工程师杨维西及现场翻译在主持人秦刚的引导下,已经进入会场就座,会议即将开始。

2006-04-20 15:29:57

主持人秦刚:

最近一段时间,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遭受沙尘天气的侵害,大家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我们今天非常高兴地请到了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国家联络员刘拓先生和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总工程师杨维西先生同中外记者见面,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2006-04-20 15:32:52

主持人秦刚:

我先简短介绍一下二位的情况,刘拓先生是经济学博士,还是一位高级工程师。

2006-04-20 15:33:48

主持人秦刚:

他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当时国家林业局的前身——中国林业部工作。1998年,曾经任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生态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2001年起任现职务。

2006-04-20 15:34:07

主持人秦刚:

杨维西先生是一位学者,他曾经任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方面的教授。从1998年起在当时的中国林业部从事防沙治沙工作,此后先后担任过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的副部长、部长,现在任防沙治沙办总工程师,现在主要负责全国防沙治沙工程管理和全国荒漠化监测方面的工作。

2006-04-20 15:34:48

主持人秦刚:

现在请刘拓先生介绍情况。

2006-04-20 15:36:09

刘拓: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吹风会。

2006-04-20 15:36:30

刘拓:

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10次沙尘天气过程,特别是近期,多次出现大范围的沙尘暴、强沙尘暴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06-04-20 15:37:26

刘拓:

今年春季沙尘天气为什么偏多?一是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土壤解冻比以往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二是去冬今春以来,北方地区降水量偏少,一般较常年偏少3-5成,多的少8成,为50年来第二个少雨季节,地表干燥,土壤墒情差;三是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入侵,势力较强,且在冷空气入侵的路径上分布着大范围的沙漠、戈壁,加上其多与蒙古气旋共同作用,加剧了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

2006-04-20 15:37:44

刘拓:

沙尘暴导致空气污染,危害农业生产,威胁交通安全,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2006-04-20 15:38:31

刘拓:

沙尘暴的发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各级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机构及时通报信息,沟通情况,采取得力措施,加强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置,避免人员伤亡,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006-04-20 15:38:52

刘拓:

并派工作组赴受灾严重地区,查清灾情,指导救灾,分析成因,为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服务。目前看,处置是得当的,效果是明显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2006-04-20 15:40:26

刘拓:

从沙尘暴发生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第一,由于境外、境内沙尘源的存在,在我国不可能完全消灭沙尘暴。

2006-04-20 15:40:51

刘拓:

第二,我们通过防沙治沙,增加地表覆盖,减少沙尘源,可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轻危害,减少损失。

2006-04-20 15:41:41

刘拓:

第三,防治土地沙化,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艰巨任务,需要加大治理力度,持之以恒地长期努力。

2006-04-20 15:42:02

刘拓:

第四,防治土地沙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无国界。其防治,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2006-04-20 15:42:19

刘拓: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颁布并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法律法规,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实施了一系列以防沙治沙为主要目的的生态建设工程,等等。

2006-04-20 15:42:35

刘拓:

通过艰苦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土地沙漠化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2006-04-20 15:43:29

刘拓:

2005年结束的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中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4万平方公里,与5年前相比,沙化土地面积从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变为现在的年均净减少1283平方公里,且为沙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2006-04-20 15:45:21

刘拓:

但我国防沙治沙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占国土面积的18%,治理任务重,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有53万平方公里;二是已经治理的沙化土地,生态状况仍很脆弱,极易反弹;三是我国人口多,经济压力大,特别在沙区人们仍然需要部分消耗生态资源解决生计问题;四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治理任务重和投入不足的矛盾还很突出。

2006-04-20 15:45:59

刘拓:

这些都说明,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远。

2006-04-20 15:46:37

刘拓:

遵照我国政府确定的原则和要求,防沙治沙工作将以人为本,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依靠科学,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在沙区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促进农牧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6-04-20 15:46:52

刘拓:

突出采取以下措施。

2006-04-20 15:47:22

刘拓:

一是依法防沙治沙,严格禁止滥樵采、滥放牧、滥开垦,保护治理成果,恢复自然植被。

2006-04-20 15:47:33

刘拓:

二是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增加适宜治理地区的林草植被覆盖,保护自然生态,促进植被的自然修复。

2006-04-20 15:47:56

刘拓:

三是发展沙区经济,推进防沙治沙。通过改善农牧业生产方式,实行牲畜舍饲圈养和发展沙产业,保进农民增收和生态的改善。

2006-04-20 15:48:21

刘拓:

四是优化政策机制,拉动防沙治沙,使治理者得其利,投资者受其益,形成一个国家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全民共同尽责的防沙治沙格局。

2006-04-20 15:48:51

刘拓:

五是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共同开展防沙治沙工作。

2006-04-20 15:49:10

刘拓: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充分认识到我国防沙治沙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决心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我们有强有力的措施搞好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

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2006-04-20 15:49:42

主持人:

下面欢迎大家提问。

2006-04-20 15:50:05

南华早报记者:

最近北京的沙尘暴的情况越来越严重,2008年要举办奥运会,如果那时候真的有沙尘暴,我们有没有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减少影响?

2006-04-20 15:51:24

刘拓:

2008年的奥运,我们的理念是“绿色奥运”,其中之一的指标就是沙尘的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减少。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2008年“绿色奥运”的指标是可以实现的。

2006-04-20 15:51:52

刘拓:

奥运开会期间不在3、4、5月沙尘暴发生的频繁季节,而是在8月份,这样避开了北京沙尘暴频发的季节。在2008年春季,在相同气候条件下,沙尘应该比平常少。理由是通过这些年的生态治理和保护,植被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到那个时候,植被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候。

2006-04-20 15:52:59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刚才您提到境外沙尘源是沙尘暴很难根治的原因之一,现在中国对于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来把危害降到最低?第二,您提到资金上有投入不足的问题,请问资金上有怎样的缺口?第三,您提到国际合作方面的问题,能否请您具体谈一下国际合作是怎样展开的?

2006-04-20 15:54:29

刘拓:

加强国际间的沙尘暴治理的合作是我们一贯坚持的一个原则。到目前,中国和中非国家在治理沙尘暴方面的国际合作应当说进展得比较顺利,在东北亚实施了东北亚沙尘暴的治理项目。同时,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和众多国家合作了项目,比方说我们和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都有防沙治沙的合作内容和合作工程项目,应当说目前进展还是比较好的。

2006-04-20 15:55:13

刘拓:

我刚才说的资金的缺口问题,这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在我们当前国力的情况下拿出了相当的资金治理生态,应当说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和我们需要治理的任务相比,这里边的缺口比较大、矛盾比较大,我指的是这样的缺口。谢谢。

2006-04-20 15:56:14

日本共同社记者:

在近期,中国北方地区出现的10次沙尘暴中哪一次是最大的?本周的这次是不是最大的?您能不能给我们一个量化的指标,到底有多少沙尘落在北京地区?它的后果有多严重?这些沙尘是否飘散到了韩国、日本甚至美国?另外一个问题,自今年以来,中国有没有和相关的国家进行一些合作,比如说沙尘的来源国,像蒙古、俄罗斯,包括受沙尘影响的国家,像日本和韩国?

2006-04-20 15:57:29

杨维西:

大家知道,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发生了几次大的沙尘暴,其中比较大的一次是从9号—11号,特别是10号,西伯利亚冷空气从新疆入境,在我们内蒙古、甘肃、宁夏造成了一定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其中以新疆吐鲁番地区最为严重,在吐鲁番地区因为沙尘暴死伤的有2个人,造成的经济损失,我们初步进行了调查,我本人前几天刚从吐鲁番地区回来,做了一些调查,可能财产损失比较大,精确的统计我们还在继续进行,因为范围比较大。

2006-04-20 15:59:12

杨维西:

另外,对于沙尘暴治理合作的问题,中国同邻国也进行了很多的合作。中国在防治沙漠化土地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在这方面中国也愿意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技术提供给邻国。

2006-04-20 16:00:46

杨维西:

中国受沙尘的影响,既有中国本身的原因,也有境外的原因。这次比较强的几次,特别是从境外入侵的沙尘暴,刚才也讲到,天气的状况是没有国界的,随着气流的飘散,它的扩展可能还是很大的。特别是从境外入侵的沙尘天气,往往是比较强劲的,而且它的影响是比较远的。

2006-04-20 16:01:49

杨维西:

我们有一个统计,比如说从2000年到2004年,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有40次,其中有29次都是境外入侵的。

2006-04-20 16:02:43

记者:

刘先生,您刚才在介绍中提到中国今后要依法防沙治沙,严格禁止滥樵采、滥放牧、滥开垦,我想请您介绍一下中国这方面的阻力在哪里?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实现和更好地执行现有的法律?

2006-04-20 16:03:16

刘拓:

我们对土地沙化进行了比较长时间的治理。导致土地沙化的成因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滥樵采、滥放牧、滥开垦,针对这一现象,为了使土地沙化尽快得到遏制,我们制定了《防沙治沙法》,最近国务院也发布了加强防沙治沙的决定。我们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采取堵和疏的办法来治理这个问题。

2006-04-20 16:07:03

刘拓:

它的阻力和挑战在什么地方?主要在解决农牧民的生计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从疏的角度讲就是要发展沙产业,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使农村能够脱贫致富,从过度依赖沙尘的状况下解脱出来。

2006-04-20 16:08:26

刘拓:

堵的办法就是要采取禁止的办法,一方面发展沙产业,解决农民的生计,一方面采取依法的手段禁止樵采、禁止滥放牧、禁止滥开垦。我们有一个理念,叫“实施一项工程、致富一方百姓”,指的就是这方面。讲得宏观一些,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006-04-20 16:09:17

印度记者:

我看到新华社周一有一篇报道,说北京气象部门准备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减少沙尘暴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我想问是否采取了这种方法?您怎样看用这种方式来减少沙尘暴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2006-04-20 16:09:55

杨维西:

关于人工降雨,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已经用过,比如说黄河上游,在增加黄河水量的时候,曾经有过比较好的效果。大家知道,人工降雨最主要的条件就是要求有很多水汽的云团,如果没有这样的云团,可能就是无效的。

2006-04-20 16:10:47

杨维西:

大家知道,导致沙尘暴产生的空气,大部分是特别干燥的一些冷空气,里面的水分含量是极少的,所以用这种方法来消灭或者大范围对待沙尘暴,我觉得可能效果不是特别大,但是在局部地方做一些尝试也许是可以的。

2006-04-20 16:11:16

杨维西: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可能在今后对待沙尘暴方面,就是削弱它、缓解它或者对它进行一些阻挠,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我觉得这不是主要的方法。

2006-04-20 16:11:59

杨维西:

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要通过不断地增加地表的植被覆盖,使得裸露的土地一点点减少。裸露的土地一点点减少之后,提供给大气的沙物质就一点点减少,这也是我们防治沙尘暴长期的经验,也是国内外大家共同肯定的经验。

2006-04-20 16:12:21

焦点杂志记者:

我看到媒体有一些相互矛盾的报道,就是关于在北京周围要建一些绿色的防护林带。它到底有多大成效?媒体有不一样的报道。我想问这些防护林带在避免沙尘降落在北京方面到底有多大的成效?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在种植防护林的地方一般都是比较干旱的地区,而树木成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在这方面有没有出现过问题?现在是不是还在进行更多的防护林的种植,这方面的资金方面怎样?它在预防沙尘暴方面到底有没有效?

2006-04-20 16:13:01

刘拓:

防护林的建设对于遏制沙尘的发生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它能够把沙盖住,第二方面,防护林增加地表的粗糙度,地表粗糙以后,能够削减风的力度,削减风的力度以后,可以减少风对土壤的侵蚀。

2006-04-20 16:15:54

刘拓:

这几次沙尘暴在气流所经过的路径当中,有的经过了浑善达克沙地和乌盟后山地区,因为这个地区是京津风沙源的重点治理区,在经过这个区域的时候,沙尘属于弱加强区,在2000年和2001年,在京津工程还没有很好实施的时候,属于强加强区,这点也有力地证明防护体系对于减轻沙尘暴是起作用的。

2006-04-20 16:16:50

刘拓:

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为什么媒体有一些矛盾的报道?是因为觉得防护林都是一般意义上高大的乔木,其实不然。我们在沙区更主要的是营造灌木林,营造灌草结合的防护体系。

2006-04-20 16:18:15

刘拓:

我们有很多的研究表明,在降水量为110毫米的地方,对于流沙的治理,通过设置沙障网格,种植38—40棵树,不至于对地下水构成威胁,同时它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这就解决了水和植树造林、种草之间的一些矛盾。

2006-04-20 16:18:40

刘拓:

我们在整个的防护体系设计的过程当中,严格遵循自然规律,遵循科学规律,遵循植被的自然分布规律,使所种植的植被能够适应当地的条件。同时,我们还注意搞好防护体系指标的设计,让它能够更科学、更切合实际。

2006-04-20 16:20:19

刘拓: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在有些局部地区,没有能够按照科学设计、科学规划来做,这种个别的地方、个别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但是,我们经过一定程序以后,能够把这个现象控制在最低的程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006-04-20 16:21:00

日本产经新闻记者:

沙尘暴是自然现象,但是目前的沙尘暴有一部分是人为的环境、空气污染的问题。我想问,目前的沙尘暴除从西方吹过来的沙以外,从工地来的污染物占了百分之多少?有没有统计数字?第二个问题,沙尘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已经影响到韩国,请问沙尘暴和北京的空气污染,对周边国家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三个问题,今年沙尘暴比以前的情况更厉害,听说六七十年代也是沙尘暴非常严重的年代,请问比那个年代和2000年以后沙尘暴的情况有什么样的区别?

2006-04-20 16:21:37

杨维西:

对于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北京本身的一些工业或者其他环境的污染,这可能是大气污染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受到了来自于北京以外,包括北京周边地区以及比较远的西北地区以及境外地区的污染,这双重污染都是存在的。

2006-04-20 16:26:01

杨维西:

沙尘天气对北京的污染,有过一个调查结果,北京的沙尘天气里,大概50%—60%是受到北京以外的影响。当然,北京局部地方自己的扬沙,是因为北京郊区还有一些裸露的耕地,原来有300万亩,经过治理现在还有100万亩,也包括马路的扬尘。但是,总体来说,大规模的沙尘天气,就是说北京城笼罩在沙尘之下的天气,往往都是受北京以外的也就是北京周边地区甚至中国境外的影响。

2006-04-20 16:27:03

杨维西:

小范围、局部的扬沙,这可能是北京本地的。但在4月上旬,特别是6—7号、9—10号两次大范围的浮尘,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可以说既有沙尘的颗粒物,也有北京本地的工业或者环境污染的颗粒物。因为当时的空气流动很慢,使北京自产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地被强风排除出去,两者混合在一起,所以说它是双重作用的结果。

2006-04-20 16:28:46

杨维西:

第二个问题,在中国整个沙尘空气颗粒物里测得到的碱性或者酸性的颗粒物,这个情况也是有的。有人做过这样的测定,在沙尘暴期间,北京上空飘浮的沙尘暴颗粒中也有一些煤的颗粒,这就有可能是来自北京周边或者临近的产煤的省份来的。

2006-04-20 16:30:27

杨维西:

但是,颗粒物的含量是很小的。另外,这里也有其他的化学物质。但是,要说清北京的沙尘暴多少来自于哪儿,这是很复杂的问题,每一次可能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北京,我们自己窗户外的沙尘,很难说哪部分是产自北京的,哪部分是来自境外的,确实很难说,但是确实都有。

2006-04-20 16:31:21

杨维西: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在中国北方分布了大范围的干旱地区,特别是沙漠戈壁面积相当大,这些地方产生的沙尘对中国来说是令人相当困扰的。另外,中国也同时受到境外沙尘的困扰,所以中国处于这样双重的状态。

2006-04-20 16:32:17

杨维西:

我要说的一点是,中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整个沙尘天气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比较强的是五十到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沙尘天气开始下降,九十年代是非常低的,九十年代末到世纪交替期间,曾经有过一个小的起伏,但是这个起伏是远远在一个平均状况下偏低的水平。特别是近几年来,北京的沙尘天气也在不断减少。

2006-04-20 16:35:00

杨维西:

对于今年来说,也是平均偏低的水平,但是从最近三四年来看,今年春天的沙尘天气有点儿偏多,特别是从现在来看,有点儿偏多,数字不是很大,但是程度有一点儿加重,特别是发生了五次沙尘暴,其中有三次是强沙尘暴,对北京造成的影响,两次浮尘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2006-04-20 16:36:07

杨维西:

从长时间看,它还是偏低的水平,是因为最近两年气候有很大的波动性,很难说以后是什么状况。

2006-04-20 16:36:54

日本产经新闻记者:

我想补充问一下,中国空气污染特别厉害的时候对周边国家有没有影响?

2006-04-20 16:37:33

杨维西:

关键看冷空气的状态。往往对中国来说,从境外来的冷空气强度比较大,所以它带的污染物可能会远一些,在中国境内产生的沙尘天气的强度往往比较弱,在很多情况下也有自生自灭的情况,很难吹到中国境外去。当然,整个来说,沙尘天气哪一次影响范围比较大,很难说,专家还在研究之中。

2006-04-20 16:38:03

彭博新闻社记者:

我知道中国现在有南水北调这样大规模的运水工程,我想问,它们和沙尘天气形成有没有联系?有没有可能加剧沙尘天气的形成?

2006-04-20 16:38:59

刘拓:

南水北调,应当说它是解决北方地区生态脆弱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应当说只会有利于遏制沙尘暴的发展,而不会导致沙尘暴发生。

2006-04-20 16:39:46

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三北防护林有一个结束的时期,我们的土地沙化面积现在已经从增长到缩小,我们可不可以想象一下,防沙治沙有没有一个可以展望的目标?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它比较好?专家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说,但是老百姓从直观的感觉很想知道这个问题。谢谢。

2006-04-20 16:40:15

刘拓:

三北防护林是我国政府众多生态恢复和治理工程中的一个项目,三北防护林总的建设期是73年,通过我们众多的生态治理和恢复工程的实施以后,我们有一个总体的规划,这个规划去年已经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174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里,有53万平方公里是属于具备或者适宜治理的。我们目前主要是对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进行治理,对于一些需要保护的地方进行保护。

2006-04-20 16:40:42

刘拓:

按照总体的目标,我们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到2010年,使沙化土地进一步扩展的趋势得到遏制,第二步是到2020年治理一半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第三步是力争到2050年,要把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上治理,把需要保护的沙区生态进行有效的保护,这就是我们的总体设想。

2006-04-20 16:52:23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

您刚才在介绍中提到,中国北方的气温比往年要高1—2摄氏度,并且降雨量比往年少3—5成,我想问这只是今年发生的现象,还是根源于整个全世界气候的变暖?这些会不会给中国防沙治沙工程的措施和成效带来影响?第二,您刚才提到防止沙漠扩大化的重要方式就是改变中国牧民的耕作和生产方式,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农民很多时候还是靠天吃饭,您觉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

2006-04-20 16:53:50

刘拓:

第一个问题,是气候学方面专业知识很强的问题,请杨维西来回答。

2006-04-20 16:55:00

杨维西:

气温的问题,最近一些年,中国北方地区随着世界同步升温,这是一个现象。但是,也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在中国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西北干旱区近年来在增温的同时降水量在增加,有时候降水量相对比较在增大,增大4—5成,特别是中国的南疆和北疆。

2006-04-20 16:55:18

杨维西:

但是,应该看到降水量绝对值很小,尽管幅度很大,最终产生的作用是很小的。另外,温度在增加,这两方面有一定的抵消。中国的情况跟国际相比,从最近一些年,特别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到现在,升温基本上跟世界上是同步的。但是,出现了不同步的一点是刚才我讲的,在华北地区可能在升温的同时降水量在减少,比如说北京降水量在减少,但是我们的极端干旱区,也就是西北地区、内蒙古西部地区一直到新疆等地区在升温的同时,降水量在增加。所以,它既有跟全球同步的地方,也有步调不太一致的情况。

2006-04-20 16:56:03

杨维西:

另外一种情况,刚才刘先生已经讲到,气温的升高,今年入春以来气温有点儿升高,尽管4月中期以后大家可能感觉到气温有点儿低,但是在这之前,北方地区3月份的温度比往年要高一些。另外,降水量比往年要少3—5成,有些地方到8成。

2006-04-20 16:57:16

杨维西:

我要补充一点,不光是今年春天的情况,从去年的降水量分布来看,在中国北方地区,锡林郭勒盟东半部到东北地区呼伦贝尔盟比2004年好一些。其中从二连这条线一直到阿拉善甚至贺兰山,去年降水量比2004年低3—4成。今年有很多沙尘天气是从蒙古国入境以后从阿拉善过来的。所以,今年阿拉善地区的降雨量是很低的,再加上今年整个春天的降雨量很低,所以土壤相当干燥。

2006-04-20 16:57:50

杨维西:

您刚才讲的中国富裕的问题,实践上有一个时间表,这是一个数学问题,不可能给出具体的时间。我们国家现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生活富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要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的。所以,我们在沙区的农牧民什么时候能够富裕起来,这应当说既是相对的,富裕起来是说他的富裕和过去相比富裕,另外和周边的城镇居民相比的富裕程度,所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006-04-20 16:58:33

杨维西:

我们在防沙治沙的基本方略里,要尽快地让农牧民能够增收致富,使农牧民从过度依靠土地,依赖生态资源的困难中解脱出来,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存环境,改善生活质量,达到经济的富裕程度。

2006-04-20 16:59:48

香港无线电台记者:

从沙尘的数量来讲,哪一个国家是最大的源头国?哪一个国家是最大的受害国?对源头国来讲,我们应该有什么措施?对受害国又有什么补救措施?

2006-04-20 17:01:13

杨维西:

您提的问题,要分出具体的数量确实是很难的,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中国来说,中国既有受本国沙尘的困扰,也有来自于境外沙尘的困扰。具体说哪个国家是最大的源头国,哪个国家是最大的受害国,确实很难分。对中国来说,既是最大的受害国,同时它自己也产生沙尘。

2006-04-20 17:01:44

杨维西:

我还想说一点,沙尘天气完全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主要受大气流控制,以及受国家的大陆位置和干旱环境的影响。这个环境的条件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哪个国家都不愿意住在非常恶劣、非常干旱的环境里。另外,对沙尘天气来说,这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大敌,我们只有不分你我,联合起来,国际社会携起手来一块儿做这个事情,对我们才有最大的好处。正因为这样,才有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国际上携起手来,防治沙化。

2006-04-20 17:02:27

杨维西:

我再补充一点,大家不要因为偶然沙尘天气的加强或者减弱,就对我们防治的状况产生某种怀疑。如果你隔一段时间去看一下受沙尘侵害的地区,你就会发现,不管沙尘天气变好或者加强,都会感觉到那里的环境在变好。

2006-04-20 17:03:38

杨维西: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大范围的沙漠戈壁,还不是我们国家目前治理的重点,因为主要由于水资源和其他条件的制约,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还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只要它们存在,沙尘天气就会存在。我们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哪一天沙尘天气就消失了。同时,我们也不要因为今天的沙尘天气严重了,就想是不是防治出问题了。它还是会受气候影响的。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情况会越来越好。

2006-04-20 17:04:32

日本朝日电视台记者:

我听说日本每年进口中国不少的木材产品。最近有些人士指出,这些情况也对中国特别是内蒙古一带的森林破坏或者沙漠化有一定的影响,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2006-04-20 17:05:13

刘拓:

我们国家正在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后,有一个“限产禁伐”的问题。限产就是逐年减少森林的砍伐。我们当前对于森林的砍伐主要还是在几大林区,并且采伐量随着生态问题更加被人们的重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我们采伐的量是逐年减少的。

2006-04-20 17:05:47

刘拓:

我想,日本从中国进口木材产品,恐怕还是在我们国家总的采伐量的范围以内。这样的话,还不至于对沙尘暴构成直接的影响,它首先是限制在我们国家天然林总的采伐范围之内,应该说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并且,中国在林产品的国际交往方面,我们还是鼓励科学的、合理的范围里进行交往,所以我想不会构成什么问题。

2006-04-20 17:06:26

刘拓:

另外,刚才也讲到沙尘暴对于植被建设的关系问题。前面已经做了阐述。京津工程这些年投资比较大,成效也比较显著,特别是通过这次沙尘暴的检验来看,它是一个弱加强区。中国有句古话,叫“百闻不如一见”,记者朋友们通过这次沙尘暴以后,对于防沙治沙这件事情更加关注,我也希望记者朋友们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到京津工程区走一走,亲身体验一下这些地方通过实施工程以后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实施工程以后对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推动,以及通过实施工程以后对于当地民众生态意识提高起到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也欢迎大家在适宜的时候到现场去看一看。

2006-04-20 17:07:13

主持人秦刚: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明天中国北方地区还会遭受沙尘的侵袭。如果配合大家发稿的话也许是时候,但是从环境的角度,从生活、工作的角度,我实在不愿意这种天气再发生了。

2006-04-20 17:08:09

主持人秦刚:

非常感谢刘拓先生和杨维西先生,也感谢各位媒体的朋友参加今天的新闻吹风会,新闻吹风会到此结束。

2006-04-20 17:09:50

中国网:

本次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关注!

2006-04-20 17:10:07

图片内容: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20 12:09 最后登录:2024-09-20 12: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